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相传七夕节这天夜里,女子在庭院里摆设筵席,向织女星祈求智慧和巧手,故称为“乞巧”。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8月27日晚,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丽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并且开展“七夕巧制非遗信物”亲子实践活动,吸引20组家庭参与。
活动开始,讲解人员结合民间传说与传统习俗,生动介绍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从“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到古人“穿针乞巧““供奉巧果”的习俗,让在场家庭深入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随后,针对螺钿镶嵌技艺,讲解人员还详细地讲述其历史渊源,并分步骤拆解操作流程。
讲解结束后,亲子家庭迅速投入创作,孩子负责挑选螺钿、摆放图案,家长协助固定、修整细节,现场充满温馨协作的氛围,一件件精致的螺钿书签、挂饰陆续完成。
此次活动以亲子共制非遗信物的创新形式,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亲身触摸传统工艺的细腻之美,既生动传承了七夕“乞巧”习俗,又有效增进了共同生活的亲属间的情感交流。后续环市街将持续挖掘非遗文化资源,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体验活动,让剪纸、刺绣、螺钿等传统技艺真正走进居民日常生活,不断筑牢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根基。
8月22日,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中心社区关工委联合泰康人寿保险集团在镇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水拓丝巾DIY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多对亲子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活动开始前,泰康集团精心准备了水拓画所需的颜料、画笔、水槽、丝巾等材料,并邀请了专业的手工老师进行现场指导。老师首先向居民们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和传统,随后详细介绍了水拓丝巾的每一个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大人和小孩齐动手,将各色颜料滴在水面上,用画笔轻轻勾勒出花纹,多种颜料在水中晕染,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丝巾覆盖在水面上,轻轻按压,提起丝巾后,一幅幅色彩斑斓、独一无二的水拓丝巾便呈现在眼前,最后用固色液固定颜色。
此次七夕活动以丝巾为载体,不仅让居民深入了解了七夕的传统,还动手实践感受了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中心社区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为居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民间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8月28日,由江门市江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江海区妇联联合各街道妇联、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七夕相约·幸福联线年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活动吸引辖区38名适龄单身青年参与,涵盖制造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本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设计“幸福传递”破冰游戏、“七夕泡泡糖”互动环节及积木玫瑰花协作制作等环节,为青年创造轻松自然的交流环境。通过茶歇畅谈、兴趣分享等方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现场气氛热烈温馨。
此次活动是江海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通过搭建文明健康的交友平台,有效回应青年群体婚恋需求。下阶段,江海区文明办将持续整合资源,创新活动形式,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婚育文化氛围,切实增强青年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幸福江海建设注入人文关怀。
在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岭南书院持续深化“文明弦歌”系列活动,联动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文明 Yeah(夜)集”品牌,以文明(青年)夜校为载体,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创新演绎中焕发新活力。
近日,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岭南书院(新会学宫)、童乐艺术团,在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 “童乐咏七夕·弦歌传文明” 音乐会,活动以“文明实践绽风采 书院雅韵焕新姿”为主题,通过童真演绎与经典传承的创新形式,为群众献上一场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 “节日大餐”。
近日,江门台山市总工会联合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七夕佳节为契机,结合侨乡文化和非遗魅力,用爱编织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护网”,40名职工相约冲蒌圩镇客厅,在巧手制作中感受健康关怀。
活动伊始,主办方特邀台山市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心负责人颜晓雁开展防蚊专题讲座,详细讲解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和预防的方法。在随后的“蚊”风而动你说我猜环节,搭档们围绕与防蚊知识相关的关键词展开脑力激荡,加深对“清积水”“防叮咬”“灭成蚊”等防控要点的理解,使得防控知识更加入脑入心。
“艾叶温经散寒,丁香抑制病菌,薄荷清凉驱蚊......这都是古人的防疫智慧。”台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医生区薇手持药材娓娓道来,揭示药材的功效和防蚊原理。在袅袅药香中,职工们细心研磨,将草药粉末小心翼翼地倒入香囊,仿佛将满满的心意也一并封存。
在“冲蒌竹编”非遗文化课上,大家纷纷沉浸于传统艺术的魅力。活动采用体验式教学,一张张彩纸在手中翻飞、折叠,幻化成一条条寓意“驱邪避害,年年有余”的小鱼。非遗作品和防蚊香囊相伴,承载着对健康平安和美好爱情的双重期盼。
在弥漫着醇香和浪漫气息的咖啡体验区,职工们收获到浪漫且实用的防蚊新思路!咖啡师为大家介绍拉花技艺和咖啡熏香法,教导职工调制专属七夕的“侨式浪漫”和有趣又实用的“咖啡蚊香”,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一份现代情调的甜蜜与惊喜。
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台山市总工会将持续聚焦职工交友需求,充分的利用各镇街风貌特色,搭建更广阔的交友平台,创新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健康宣教和联谊交友活动,擦亮侨乡文化名片,营造有品质、有温度的“职工家园”。
8月28日,由江门开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团开平市委、开平市总工会和开平市青联联合主办的“青春有约·共赴佳期”开平市第十届青年职工玫瑰节活动顺利开展,来自开平市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近70名青年参加活动。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序幕,青年们通过匹配分组、合照留影、钓虾技能学习等环节迅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欢声笑语中敞开心扉。随后,大家在“虾乐无穷”“手舞足蹈猜猜猜”“锣鼓喧天”等游戏中默契配合、相互鼓励,在游戏协作中互相增进了解,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活动尾声,午餐和颁奖环节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工作人员为表现突出的队伍颁发奖品,青年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分享活动感受,交流心得体会。
从陌生到熟络,从拘谨到畅谈,此次活动不仅为开平市青年搭建了优质交友桥梁,更体现了对青年群体的关怀与支持。下一步,团开平市委将继续聚焦青年社交和婚恋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青年搭建“连心桥”、扩大“朋友圈”,助力青年在开平市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扎根成长,为开平高水平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8月26日下午,江门鹤山市沙坪街道义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满义学,相约幸福”七夕主题插花手工活动。
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有关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传说、习俗及其知识内容。随后,开展插花活动。阿姨们尽情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仔细地修剪和搭配花枝,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鲜花的大小、主次依次插入花泥之中,用心去装扮出一个个美丽的花篮。
8月27日,江门鹤山市沙坪街道南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诗词映灯 灯暖邻里”七夕手工扇灯制作活动,吸引了15组家庭参加,现场氛围温馨热闹。
七夕前夕,晨光微露,江门恩平市牛江镇的一条小巷中浮动着淡淡花香。陈奶奶端坐于胶凳上,志愿者正专注地为她上妆,动作轻柔而细腻。她身着一袭雅致印花旗袍,颈间的珍珠流淌着温润光泽,耳畔的银坠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摇曳,恍若重返年轻时那个红衣辫梢、颊染绯云的待嫁姑娘。
大门轻启,一道暖光泻入。老伴身着西服走近,为妻子送上一束鲜花。两人交叠的双手爬满岁月斑痕,却如年轮般缠绕出温柔的光阴故事。
这并非电影场景,而是由恩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市民政局联合主办,暖心社工机构协办开展的“时光留影,爱在七夕”公益摄影活动现场。没有凤冠霞帔,没有锦绣华服,只有整洁的衣袍与素雅旗袍,在志愿者协助下悄然焕彩。当老人们彼此抚平衣领、相视而笑时,眼尾漾开的细纹,比任何剧本更动人。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笑容,更铭刻着岁月与情感的温度。据悉,此次“时光留影,爱在七夕”公益摄影活动已为全市数十对老年夫妻拍摄了结婚纪念照,其中很多人是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拍摄合影。一张张相片背后,是一段段牵了半个世纪的手、看了无数个日夜的笑容,在快门下获得庄重的仪式性存证。
据主办方介绍所有这些拍摄完成的照片,都将经过用尽心思挑选,装裱在特别定制的实木相框中,再由志愿者们一一上门,送至每一位参与拍摄的老人手中。它不只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可以被触摸的时间礼物,让那些几乎被岁月遗忘的感动,重新变得具体而真实。
此次公益拍摄不仅是为了弥补老一辈的遗憾,更是弘扬敬老风尚、传递社会温情的具体实践。下一步,恩平市将持续推动公益摄影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将镜头对准更多乡村社区、寻常巷陌,并汇聚社会爱心力量,织就一张多元参与、温情流动的公益服务网络。同时,民政部门还将牵头组织专业社工机构,设立“时光留影”公益摄影工作坊,重点覆盖低保对象、困境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将拍摄服务送进家门,把暖心关怀落到实处,让每一个模糊而珍贵的笑容都被清晰定格,让镜头的温度,照亮每一个值得珍藏的黄昏人生。
“我们不仅要用镜头记录美好,更要用持续的行动传递社会的温暖与敬意。”恩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唤醒更多人对婚姻本质的思考、对亲情与爱情的珍视,让这些承载着优良家风和时代记忆的画面,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润泽心灵,推动家庭文明与乡风民风向善向好。
,乐鱼体育网页登录版